在屋顶上,卡特对着镜头说了一句废话:没有人可以挡住光。
令人惊喜的是,一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下降了43%,数据来到了2.29亿的位置。到今年年底,晶澳科技的组件产能会达40GW,硅片和电池为组件的80%。
天合光能、中利集团等也有净利润的上扬。营收总计158.5亿,净利25亿。另外中利集团在本季度的三费占营收比例,也是过去五个季度以来最低的,达到12.46%。晶澳科技今年一季度,晶澳科技凭借51%的增幅、取得了近70亿的营收。通常来说,组件厂商的一季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净额都不会太好,比如隆基今年前三个月的同期净额是-16亿元,去年一季度也是-5亿元,主要因素还是应付款账期没有到,一些出货正在途中,企业的预付款在增加。
天合光能天合光能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85.22亿的总营收,同比提升55%,也是历年以来很不错的成绩了;2020年一季报中,天合营收的同比增幅为32%。对于现在国内市场比重较高的央企电站项目的组件开标情况,就毛利率来说,按照现有多晶硅160元每公斤的价格计算,可能组件要到1.83元~1.84元才能达到20%的毛利率。他认为大全新能源已经具有一定的行业话语权,现在急需解决的不是国际上的问题,而是技术的升级和产品的进步。
因此,自去年年中开始,大全新能源已经启动了在国内科创板上市的计划。因此,全球硅料巨头大量聚集在中国的西部,如新疆、陕西和甘肃这一带。虽然美国也有钙钛矿电池等一些新兴技术出现,但其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都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距离成熟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美国企图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打压,原因也在于在最终市场端中国物美价廉的光伏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冲击力太大。
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大全销售的产品95%都是单晶级硅料。这说明大全新能源目前在美股估值不算低,回国上市后是否能获得更高的估值是个未知数。
中国的硅料生产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在供应端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进口替代。如果另一家成本差不多的企业生产的硅料品质没有这么高,盈利能力自然也会低。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不会考虑减产。据「探客Tanker」了解,这一轮密集的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污蔑,就是从2021年年初开始的。
我们在做硅料时不能粗放地做,不能单纯地就把一个厂变两个厂、两个厂变四个厂。目前来看,全世界95%-97%的太阳能面板和100%的芯片生产都以硅料为原材料。二是中国在2010年前后逐渐解决了硅料生产的设备国有化问题,使得中国的硅料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非常强大的价格和质量竞争力。而相关的数据显示,叠加逐步爬升的产能后,符合光伏生产的硅料供给分别为57万吨和71万吨,硅料环节供不应求或紧平衡状态将延续。
美国刚转行做财经评论员的原投行分析师丹娜黄对「探客Tanker」表示。当初,国内硅料企业需要从国外引入图纸、设备、技术和专家,而目前各家主流企业都拥有自主研发或者买断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2021年3月9日大全新能源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上涨22.13%,从去年6月底至今年3月15日美股收盘,大全新能源在美股的股价上涨约530%,盘中最高涨幅一度超过830%。张龙根对「探客Tanker」表示,但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资本市场发生的错误认知,未来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进一步好转,股价会有上升的趋势。
实际上,美国污蔑新疆强迫劳动始于2019年,彼时还是特朗普执政期间,经历一段时间的发酵,在今年3月新疆棉花彻底出圈,随后全网刷屏的新疆棉花机械化种植的视频有力地反击了美国的污蔑行为。因此,在硅料这个市场,谁能提供精度越高产量越大,价格越低的单晶硅料谁就能占得市场的先机。实际上,尽管所谓强迫劳动已经被无数次证明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但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压却早已展开早在2012年,美国商务部就曾作出裁决,决定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实际上,大全新能源的产能相当于整个市场需要高纯度单晶硅料产能的10%-15%。而且,大全新能源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一家只专注于硅料生产的企业,因此它相关产品的出厂价格波动,很多时候都被看作是硅料市场的风向标。大全新能源现在主要应对的依然是光伏的硅片产业,重点说就是单晶硅的光伏硅片。
从2月份遭西方抹黑以来,公司股价从130多美元跌到60多美元。张龙根表示,选择什么证券市场上市,是公司在经营中的正常决策。
我们不能简单地做规模,而是要做得对做得好,要在质量上下工夫,要差异化竞争,别人做不了的你能做,别人做的一般的你能做到优,这样的话你才能享受相对于同行的超额利润。此外,根据2020-2021年产能情况排名,国内市场前四的硅料生产企业依次为保利协鑫、通威、新特能源和大全新能源。
由于新疆本地的水力发电站附近的地域,基本上已被这些厂商占据,再加上他们专攻硅料生产所筑起的专利墙很难被突破,未来两三年,硅料行业的马太效应可能会越来越强。最新消息显示,2021年1月美国开始抹黑大全新能源,在2月2日,大全新能源子公司新疆大全正式通过科创板审议会议,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为2021年第62家过会的企业。
实际上,华尔街的投资者们都是非常现实的,好公司就一定会有好公司的表现。印象科技派实话实说,不管是光伏产业需要的纯度中低级的高精单晶硅料,还是芯片生产企业需要的高纯度单晶硅料,现在都是一个卖方市场。不出意外,新疆大全将会在很短时间内登陆科创板。关键这个决定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取消。
不过,即使在比较困难的时期,张龙根依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硅料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化工过程,满负荷连续运行的情况下,生产成本和质量才是最优的。实际上,新疆大全无论十年前赴美上市,还是十年后拆分子公司回科创版上市,都是站在特定的时间点对于公司最理性的安排。
然而,在纺织业之外,美国早已盯上了中国另一大出口产业光伏制造业。毕竟有了高效转化的硅片,就必须要有能配套的电池技术才行。
一是硅料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而全球电能生产最充沛且价格最低的地方是中国的西部。大全新能源2008年成立,2009年开始投入生产,这样的企业并不符合当时国内市场上市的标准。
关键,整个行业在国内的生产成本都在下降,大全的竞争优势越发明显,靠的就是结构性的能源优势、最大化的规模效应和行业领先的产品质量。我们依然有足够的毛利率来维持生产,所以一定会力争做到满负荷连续运行。去年二季度中国国内单晶硅料的价格已经到了60元每公斤,基本上处于5年来的最低点。甚至在纯度要求没半导体级硅那么变态的光伏单晶硅和多晶硅市场上,中国的硅料和硅片出口,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90%。
她认为,不管美国政府如何打压,只要这家公司能向光伏产业供应上流原料,它的资本市场表现就不会太差。他认为,现在要计划拆分新疆大全回科创版上市,主要是因为国内证券市场的环境和上市规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月16日,彭博社称特朗普政府在1月份下令停止从新疆进口所有棉花和番茄酱,拜登政府可能会将该禁令扩大到多晶硅。而上市文件中的财务数据显示,大全新能源已经连续7年实现净盈利,这在行业内也是凤毛麟角。
大全新能源是一家非常有潜力的企业,我们不会受相关制裁和污蔑的影响。谁是大全新能源?回顾这场风波,被美国人盯上的新疆大全新能源(NYSE:DQ)实际上在光伏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角色。